首页 > 新闻动态
“面向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建设的自调控自适应智能材料”入选水电和新能源领域2025年10大前沿科学问题
日期:2025-06-26点击数:字号:【

6月25日,“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水电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会上公布了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选出的2025年水电和新能源领域10大产业技术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前沿科学问题,我院正高级工程师白银提出的“面向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建设的自调控自适应智能材料”入选。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绿色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重心正向高海拔地区延伸。高海拔地区特殊的环境条件—如极端温差、强紫外线、冻融循环及低气压环境,对工程建设材料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传统混凝土等材料在高海拔环境下易出现性能衰减、耐久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问题提出者、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白银指出,“更关键的是,随着水电工程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传统材料缺乏‘自感知、自调节、自适应’能力,无法与工程智能控制系统形成交互,成为制约高海拔水电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所谓“自调控自适应智能材料”,是指境变化(如温度、湿度、荷载、变形等)具备自动调整性能、自我修复损伤、与工程系统智能交互等特性的新型材料,是水电工程“智能化”的核心支撑。目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正联合多学科专家,围绕智能材料的成分设计、微观结构调控、工程应用技术等展开攻关,力争突破“成本-性能-标准”三大瓶颈。推动智能材料从‘实验室’走向‘高海拔工地’,让传统工程材料真正‘聪明’起来,为我国清洁能源战略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附:

水电和新能源领域-2025年产业技术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前沿科学问题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 访问总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