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沙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等共同完成的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主梁下挠原因及对策研究》(200631822327)获得2012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持续过度下挠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的桥梁下挠状况调查、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从下挠特征、桥用高强混凝土材料特性、反复荷载作用效应、长期挠度计算与设计方法、施工方法与工艺、防控主梁过度下挠措施和已下挠预应力梁桥处治技术等七大方面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下挠问题进行了研究。该项目成果已于2011年12月通过了交通运输部验收和鉴定。
我院专题承担单位完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高强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首次揭示了反复荷载下预应力梁具有累积效应,且会导致预应力损失加大;提出了考虑尺寸效应、湿度和变载效应的高强混凝土长期徐变修正模型以及考虑收缩徐变特性断面非一致性的长期挠度计算方法。
|